螺纹钢期货价格跌跌不休,与豆粕价格连续攀升形成强烈反差。
在美国干旱天气的影响下,豆粕、玉米等饲料价格的高涨,正使得亏损5个月的生猪价格面临拐点,“猪通胀”正卷土重来。而愈加宽松的货币环境预期下,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拐点即将来临,未来一年的通胀形势令人担忧。
生猪市场静待拐点
猪肉价格在CPI中所占的权重为3%左右,是影响CPI走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去年猪肉价格暴涨,带动CPI一路走高,去年7月CPI同比涨幅高达6.5%。今年以来,猪肉价格一路下滑,带动CPI同比一路下滑,6月份CPI更是降至2.6%,创下21个月以来的最低涨幅。
统计显示,生猪生产的波动规律是2~3年为一个周期。本轮波动周期始于2010年,2010年6月猪肉开始涨价,至2011年7月和8月达到高峰,2012年1月下旬开始下跌,截至目前已下跌近6个月的时间。
在豆粕、玉米价格飙升的带动下,猪肉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,局部已经强劲反弹。根据搜猪网的统计显示,上周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为13.81元/公斤,较去年同期下跌30.0%左右,补栏积极性有所减缓;全国猪粮比价5.73:1,连续第16周低于6:1盈亏平衡线,同比下降31.08%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,中国大量进口大豆,大豆价格上涨必然进一步影响食用油,而豆粕价格上涨又会推动国内饲料价格的上扬,并传导到肉类领域,但这会有一个过程。
当前,猪肉价格跌幅已经减缓。截至昨日,国内出栏肉猪均价较前一日小幅上涨0.1元左右,河南、江苏、湖北等地区价格上涨较明显。商务部数据也显示,6月份,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中肉类下降幅度收窄,为-0.1%。
搜猪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表示,“从我们的调查来看,受仔猪价格和饲料、人工等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,猪肉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。”如果猪肉价格不能稳定下来,造成养猪户全面亏损,则可能会出现存栏量过度减少的现象,到9月份猪肉消费旺季,肉价又会出现大幅上涨。